200316_《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》

引子
日本人往往能将一个观点写成厚厚的一本书。
在家整理笔记本,翻到三年前做的这本书的笔记,整理出来。
使用方格笔记本的目的
作者提出使用方格笔记本的目的是:“改变人生舞台”
为“改变人生舞台”而进化笔记本。
记笔记的最终目的:再现性。再现当时的思绪、想法及观点。
如何使用笔记本
- 使用方格笔记本
- 标出题目
- 使用三分法记录
三分法:事实——解释——行动
(从左向右依次将笔记本分为三部分)
作者了解到只有1%的人系统的学习过如何正确记笔记。
使用红笔对笔记进行修改。
基本用法
- 行首对齐
- 在行首两三个字的地方写小标题
- 在比小标题往后两三个字的地方写内容
- 项目改变时空一行
- 注意流出空隙,留出进行信息整理的空间
框架
框架使头脑变聪明。
工作与学习并不是将重要的信息装进脑子里。如何整理信息,如何高效使用信息决定了工作与学习的成果。

横向使用笔记本
人的思考会受眼睛构造左右,人眼左右横向排列,横向视野开阔。
使用A4大小的笔记本
- 输入的信息量大
- 可以从搜集到的信息中找到重点,便与整理、总结
使用的颜色
使用的颜色控制在三种以内
使用太多颜色会分不清主次、先后
推荐:用黑色或蓝色记录,用红色做判断。
仅限一页一主题
推荐使用
作者推荐使用好的本子及书写工具
本子:Life方格本
笔:百乐
(事实证明本子和笔是大坑,书中这段文字直接导致我购入了英国Filofax的笔记本,并买了一堆百乐水性笔。冲动消费是魔鬼,回归初心,养成良好的习惯比用金钱勾引自己做记录重要的多。理性,一定要理性)
1000张纸法则
作者认为,成为一名成功的咨询顾问需要三年时间,每天10页左右的记录量,按提出问题——改善、解决问题的思路,书写、修改、舍弃。
(作者在麦肯锡工作过)
1年3000页,3年约10000页
量变引起质变,大量书写后,你的笔记会进化成“容易取得理想结果”的笔记本。
例子
总结:
- 留出空余,用图、画表现视觉效果
- 笔记本顶部3~5CM宽空白写标题
- 按“事实——解释——行动”三分法记笔记

学习笔记本
笔记本的三项功能
- 记:记忆性笔记本
- 思:思考性笔记本
- 传:传达性笔记本
记忆性笔记本:为理解学习内容而记的笔记
思考性笔记本:为看清本质、理解重点、得出结论而写
传达性笔记本:从丰富信息中筛选出对改善策略及方法,为说服对方而写的笔记
本章重点:

逻辑联结词
- 使用自己的语言
- 与箭头搭配使用
例子:

提案笔记本
提案笔记本——笔记本的终极目标
总结如下:

附件:
–以上–